案例简介
案例介绍:这是一个用时间织补的家,建造标准工艺的项目。
设计只是一个开始,生活才是空间的延续。
我们将其取义半空间,一半源于设计的思考,一半归于真实的生活。
设计以空间互动体验为探索契机,针对闲置的五楼空间进行改造实践,试图打造一个复合功能需求的家庭活动场所。
家应该是自由的,是可以互动探索的。
针对现状,我们加入了日常必需的功能,应对原有的空间柱将其收纳到墙体内,大物件储藏功能暗藏到吊顶余量里,除此之外我们希望主体空间尽可能的灵活,纯净。 在空间高度余量中我们加入了半层阁楼,满足多层次的活动需求同时提升空间感受。
空间的留白与无边框的超白玻,虚实的空间律动,如同画廊体验的场景。
景窗创造多层次的活动场景,多个情景的生活互相独立却有互相渗透。
高耸的楼梯空间如同一个精神堡垒。
楼梯入户处,我们设置一组与外墙窗错位的同构窗洞,构筑画中画的既视感。
设计将自己的日常与每个构想功能区相连接,当卧室打开时所有空间串联,小朋友可以在这个空间里跑圈
设计保留了原有的坡度空间结构,这个特殊的空间给予家庭最重要的客厅场所,在设计中我们尽可能的减少装饰化元素,轻质的钢木楼梯成为视觉焦点。
当移门打开时,卧室和主空间融为一体
家庭活动是空间重要的载体,我们腾出更多的空间给日常,卧室占据面积是很小的,利用组合的移门柜体划分独立边界,当移门打开时卧室和主空间融为一体,将成为一个没有边界的私人场所。
组合的柜体可以灵活切换状态。
阁楼俯瞰,以原木配色为底的白色空间内,精量化的材质搭配,使得空间更加纯粹且有温度
设计师将多个储藏空间精量化的设计到定制家具中,阁楼空间满足茶室客房二重功能切换。
茶室及冥想状态,满足日常茶饮及朋友招待,茶室后边的抽屉柜既满足储物需求,高度考虑人体高度工学,多人聚会时可以充到座椅。
床品和软装搭配遵从主体,白木灰。
精简非必要的第三方家具。主体软装遵从空间属性,以灰色调的简约家具搭配。
“我的家” My home
这是一个要更长的时间,更多的思考,不断完善的家。当空间最终完成,想去表述它的时候,发现并不能简单风格来定义,它不呈现任何一种既定的模式。但当你身处在其中,无论何处,所为何事,都是适合的,舒适的,一物一景因由活动的参与呈现出情绪,而情绪随活动变化而变化。这样,家即是内心世界表达出的形态,承载自我的需求,反过来,这种形式又用具体的物态来滋养和强化自我,不断明晰自我。希望每个人都能寻求到独属于自己的家。